7月5日上午,学校在南校区正德楼1112会议室召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校长高武、副校长孙晓雷及全校二级学院、教学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孙晓雷主持。

孙晓雷首先简要回顾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继而强调本次会议主题是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诊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孙晓雷指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改建设工作被列为我校2018年重点建设的几项工作之首,此处的“教学”工作并非特指教学部门承担的狭义性、部门性工作概念,而是学校各部门围绕“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开展相关工作的广义性、全局性工作概念。因此,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改建设工作不仅被各个院校视作学校领导班子“一把手”工程,更是理应作为各个二级部门的“一把手”领导负责落到实处的重要工作。他还分析指出了当前各部门开展此项工作时在认识、理解、落实、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误区与不足。并希望大家利用此次会议进一步凝聚共识,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地推进工作开展。
会上,质管办副主任娄洁介绍了当前诊改工作取得的相关进展,并主要就诊改平台的数据收集与审核情况、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情况,以及暑期拟集中开展的几项工作计划作了汇报。
现代信息中心主任宋平平向大家提出了两点认识,一是学校诊改工作的基础必须是把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这也是全国诊改专家委提出的工作方向;二是数据源头采集工作必须进一步要梳理、审核、规范;确保数据客观、真实、可靠,从而真正发挥数据信息长期可持续地应用服务于诊断改进工作的本源价值。
教务处副处长许斗主要结合专业、课程诊改建设工作的需要,提出学校将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过程信息化采集及实时展示的改革措施。并强调学校拟加大对教学数据平台中客观数据的参考权重,表彰一批校内优秀教师、优秀课程的工作设想。

会议最后,高武为教学诊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高武指出,即将来临的暑期,正是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开展自我充电提升、备课备教、科研项目建设工作的大好时期,也是各个工作部门利用相对完整、集中的时间处理特殊工作内容的好时段。各个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诊改工作的认识,按时按质完成由承担学校教学诊改牵头工作的教务处、质管办、信息中心等部门部署的集中培训、讨论、调研、平台信息填报、审核完善等工作任务。下一阶段,学校将在完善课堂教学过程中“黑箱变白箱”的改革工作举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职能部门有关岗位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教学诊改工作常态机制、问责机制,切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深入改革发展。(质管办 供稿)